1、遗嘱被确认无效的四种容易见到情形是什么
遗嘱被确认无效的容易见到情形主要包含以下四种:
1.立遗嘱人缺少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若立遗嘱人在订立遗嘱时因精神情况、年龄等原因致使缺少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其订立的遗嘱可能被视为无效。
2.遗嘱形式不符合法定需要:依据《民法典》的规定,遗嘱的形式需要符合法律规定,如自书遗嘱需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并注明年、月、日。
3.遗嘱内容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遗嘱内容若涉及违法活动、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别人合法权益,或违反公序良俗,则该部分或全部遗嘱内容无效。
4.遗嘱处分了非个人财产:遗嘱只能处分立遗嘱人个人的合法财产。若遗嘱中涉及了对非个人财产的处分,如夫妻一同财产中是配偶的部分,或未经其他共有人赞同擅自处分的共有财产。
2、怎么样防止遗嘱无效的情形
法律快车提醒,为防止遗嘱无效的情形,立遗嘱人可采取以下手段:
1.确保立遗嘱时拥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立遗嘱前应评估我们的精神情况和认知能力,必要时可咨询大夫或法律专业人士的建议。若存在精神健康问题,应考虑在精神状况稳定时或经治疗后再订立遗嘱。
2.严格遵守遗嘱形式的法定需要:依据《民法典》的规定选择适合的遗嘱形式,并确保遗嘱在形式上符合法律需要。如选择代书遗嘱等需要见证人的形式时,应确保见证人拥有资格且在场见证全过程。
3.确保遗嘱内容合法且符合公序良俗:遗嘱内容应真实反映立遗嘱人的意愿且不能违反法律或公序良俗。在处分财产时应考虑各继承人的合法权益和合理需要,防止设置过多不切实质的条件或需要。
4.明确遗嘱处分的财产范围:遗嘱只能处分立遗嘱人个人的合法财产。在订立遗嘱前应明确什么财产是个人所有什么是共有或存在争议的状况,并妥善处置有关事宜以确保遗嘱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