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保外就诊已经打造了保证人规范,罪犯想要保外就诊的,就需要提供保证人。而保证人不是哪个想当就当的,是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和义务的。那样当罪犯跑路了,保证人需要承担什么责任呢?
什么人可以担任保证人?
目前保外就诊已经实行保证人规范,只有提供保证人,罪犯才能保外就诊。依据《暂予监外实行规定》,保证人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想承担保证人义务;
(2)人身自由未遭到限制;
(3)有固定的住处和收入;
(4)可以与被保证人一同居住或者居住在同一市、县。
而保证人,可以由罪犯或其近亲属、当地村(居)委会、原工作单位及社区矫正机构推荐,经监狱、看守所审察,准许的,需提交保证书和肯定保证金。
保证人要履行什么义务?
并非保证人将罪犯“保”出去,就完事了的,按规定,罪犯在暂予监外实行期间,保证人应当履行下列四大义务:
(1)帮助社区矫正机构监督被保证人遵守法律和有关规定;
(2)发现被保证人擅自离开居住的市、县或者变更居住地,或者有违法犯罪行为,或者需要保外就诊情形消失,或者被保证人死亡的,立即向社区矫正机构报告;
(3)为被保证人的治疗、护理、复查与正常生活提供帮助;
(4)督促和帮助被保证人根据规定履行按期复查病情和向社区矫正机构报告的义务。
如果罪犯跑了,保证人承担什么责任?
日常,保外就诊的罪犯跑路的现象,是时有发生的,毕竟保证人也不可能时刻盯着罪犯的。这样的情况下,保证人需要依据不一样的状况,承担不一样的法律责任:
(1)罪犯跑路了,保证人并不知情,事后也准时向社区矫正机构通报的,已经交纳的保证金,将会被没收,而未交保证金的,会被罚款。
(2)罪犯跑路时,保证人提供过帮助的,涉嫌犯罪,是需要承担刑事处罚的。至于最后是不是需要被判刑,就要依据案件状况来定了。
最后,保证人都是罪犯信任的职员担任的,期望不要“坑自己人”,安心养病,保证人也不要做傻事,以免害己害人。若保证人发现罪犯擅自跑路的,就要准时通报,尽到我们的责任。若对此仍有疑问,可以找个专业刑事辩护律师咨询,妥善处置。